?
近日小編了解到,浙江省數字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、省委省政府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決策部署,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發展,打造全球數字變革高地,制定印發了《浙江省高質量推進數字經濟發展2022年工作要點》
具體內容如下:
主 要 任 務 (一)全力以赴抓改革,統籌推進數字經濟“一號工程”建設 (二)全力以赴蓄動能,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發展 5. 加快建設數字科技創新中心。推動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打造綜合性科學中心,加快技術創新中心、工程研究中心等新型實驗室體系建設,謀劃建設超級感知、社會治理大數據與模擬推演等重大科技基礎裝置。 6. 提升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能力。實施200項以上“雙尖雙領”研發攻關,加快實施部省聯合專項,取得50項以上標志性科研成果,項目形成標準研究成果的比率達到45%。加速建設網上技術市場3.0,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。 7. 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。深入實施“鯤鵬行動”“啟明計劃”等人才工程,加快引進數字經濟領域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。完善人才培養使用、評價激勵機制。 8. 加快知識產權綜合服務體系建設。深化知識產權保護全鏈條集成改革,推進省級知識產權保護試點示范區建設,爭創國家知識產權保護試點示范區。 9. 加快培育數字產業集群。實施產業鏈提升工程,著力做強數字安防、網絡通信等6個千億數字產業集群。壯大人工智能、云計算、大數據等新興產業,深化杭州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。謀劃培育5個左右百億元級“新星”產業群。爭創1家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。 10. 提升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能級。召開全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大會,開展“芯機聯動”對接,推進集成電路公共創新和服務平臺建設,力爭完成集成電路投資350億元以上,實現集成電路及相關產業營收1800億元。實施名城、名園、名企、名品、名人“五名”工程,推動成立工業軟件產業聯盟,力爭軟件業務收入達8900億元。培育壯大網絡安全和信創產業。加快建設衢州無線電產業基地。 11. 加快布局一批未來產業先導區。在類腦智能、量子信息、區塊鏈等領域布局未來產業先導區,創建國家未來產業先導示范(試驗)區,推進建設西湖大學未來產業研究中心。 12. 提升產業平臺能級。爭取國家重大項目、重大平臺、重大改革、重大政策優先在浙江落地,打造一批“千億級規模、百億級稅收”高能級戰略平臺。加快“萬畝千億”新產業平臺建設培育,推動打造千億級產業平臺1個、500億級以上產業平臺4個,高水平打造30個左右數字經濟領域2.0版特色小鎮,培育一批數字樓宇、數字化園區。 13. 培育壯大優質企業。深入實施“雙倍增”“放水養魚”“雛鷹”“單項冠軍”“鳳凰”“雄鷹”等行動,引進培育一批科技型龍頭企業,壯大數字經濟領軍型企業和“專精特新”企業群,加快培育數字經濟企業第二梯隊,力爭數字經濟領域百億元企業25家。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、品牌培育工程,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競爭力。 (三)全力以赴促融合,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步伐 14. 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。制定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,實施千億數字化技術改造工程,深化產業集群(區域)新智造試點。持續提升“1+N”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,實施云上企業培育行動,開展“制造+服務”新業態新模式培育。推進國家傳統制造業改造升級示范區建設。加快推進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,推進試點示范工作。 15. 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。加快建設種植業、漁業產業大腦,迭代升級“浙江畜牧產業大腦”“浙農優品”“網上農博”等重大應用和特色產業行業應用,推動農業產業集群數字化發展。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,全力打造全國數字鄉村引領區。 16. 加快服務業數字化轉型。加強數字生活新服務先行市、樣板縣、特色鎮等標桿培育建設,建設新型消費中心。組織實施數字商貿三年行動計劃,推動實體商貿服務業數字化改造和線上線下融合。加快落實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“335”行動計劃,深化產業集群跨境電商試點,推進跨境電商新模式發展,加快培育跨境電商主體,體系化推進全省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。 17. 加快新興金融中心建設。高水平推進錢塘江金融港灣建設發展,深化杭州國際金融科技中心建設,全面實施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,穩妥有序推進浙江省數字人民幣試點。深化“移動支付之省”建設,加快移動支付科技融合創新,拓寬移動支付應用場景,實現移動支付普及率達90%。分批推動區域性股權市場改革,深化完善金融風險“天羅地網”監測防控系統。 (四)全力以赴優配置,推動數據要素價值有效釋放 18. 深化公共數據開放共享。抓好《浙江省公共數據條例》的貫徹實施,制定健全配套政策制度。推進數據歸集擴面提效,深化“一數一源一標準”治理,提升數據高質量供給能力。支持開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試點,促進公共數據與社會數據深度融合,提升公共數據資源配置效率。持續提升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支撐能力。 19. 加快數字孿生試點推廣。深化數字孿生試點應用,加快數字孿生標準規范建設,夯實數據底座。建立城市運行生命體征指標體系,統籌推進杭州、寧波、溫州等地城市治理“一網統管”試點。 20. 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培育建設。探索開展產業數據市場化配置改革,加快產業數據倉和產業大腦能力開放中心建設,推動數據產品、技術、服務安全有序開放和有效開發利用。推進國際數據交易中心建設,大力發展跨境數據交易、處理、流轉等新興業態。 21. 提升數據安全保障能力。建立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,強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防護和數據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,提升網絡安全態勢感知、主動防御、監測預警、安全防護能力。組織開展“護網2022”網絡安全攻防演練和“凈網2022”專項行動,營造良好網絡環境。 (五)全力以赴消鴻溝,提升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 22. 提升政務服務數字化水平。深化“掌上辦事”之省建設,深化政務服務“一網通辦”,實現山區26縣便利化全覆蓋。推動“一網通辦”改革成效向山區、海島輻射。 23. 建設共同富?,F代化基本單元。推進“浙里基本公共服務”全省貫通和普遍應用,加快建設公共服務“15分鐘服務圈”,力爭未來社區(鄉村)上架“我的家園”數量達300個。深化未來社區建設,累計40個未來社區完成驗收,累計全省城鎮未來社區數量總數突破500個,打造一批樣板典型項目。 24. 提升智慧醫療數字化能力。全省域推行“健康大腦+”體系建設,促進醫療健康數據互聯互通。推進“健康大腦+浙醫互認”改革,全面實現省市縣三級醫療機構間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。支持互聯網醫療業態模式應用創新示范,升級迭代衛生健康科技在線應用。 25. 提升文旅產業數字化水平。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,大力推進大數據、區塊鏈、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文化旅游領域的應用,迭代升級“浙文創”“版權橋”“浙影通”“浙里好玩”“浙里視聽”等數字文化應用場景,打造面向未來發展的數字文化生態體系。推動“互聯網+文旅”深度融合,開發云旅游、云演藝、云娛樂、云直播、云展覽等新業態,推廣沉浸式體驗型數字前沿產品,推動文化消費提質擴容。強化文化產品高質量供給,打造高水平城鄉一體“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”。 26. 提升智慧養老服務水平。加快數字技術在智慧養老領域的應用,加強智慧養老產品和服務供給,迭代升級“浙里長壽”數字化綜合應用,規范養老服務數據交互機制,迭代升級老年福利直達場景、養老地圖綜合應用場景,2022年建成90家“智慧養老院”。 27. 高水平打造智能(數字)亞運。加強數字孿生、沉浸式觀賽、復眼攝像、多場景一臉通行、快遞配送機器人等數字技術布局,加快典型智慧應用場景建設,高質量建設云上智能亞運。提升賽事運行效率,提供一站式科技觀賽服務等綜合集成數字化服務。 28. 完善靈活就業服務。鼓勵個人利用社交軟件、知識分享、音視頻網站等新型平臺就業創業,把靈活就業人員納入公共就業服務范圍。落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單險種參加工傷保險政策,推進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試點。組織第五屆“中國創翼”創業創新大賽浙江省選拔賽,鼓勵數字經濟項目參賽。 29. 加強信息無障礙建設。制定實施《浙江省信息無障礙提升計劃(2022-2025年)》,增強信息無障礙產品和服務供給、促進線上線下服務融合、高效協同,消除“數字鴻溝”,增強信息無障礙重點受益群體的幸福感、獲得感和安全感,提升面向特殊群體的數字化社會服務能力。 30. 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。指導杭州、寧波、溫州、湖州深入開展國家“綜合型消費示范城市”和“特色型信息消費示范城市”建設,牽頭組織開展長三角信息消費示范城市行活動,進一步提升產業供給能力、積極引導釋放消費潛力、持續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和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。 (六)全力以赴提效能,健全數字經濟治理體系 31. 提升經濟領域數字化治理。聚焦經濟治理,推進營商環境“無感監測”、“惠企直通車”(一指減負)、浙江企業在線、浙江知識產權在線、浙江質量在線、浙里投資在線、省域空間治理數字化平臺2.0等重大應用迭代升級。持續優化節能降碳e本賬、生態價值轉化等應用。迭代升級企業碼應用,加強綜合集成,提升服務企業水平。 32. 完善“互聯網+監管”全鏈條閉環機制。深化“互聯網+監管”平臺建設,推進“掌上執法、掌上辦案”常態化運行,支撐“進一次門、查多項事”的聯合執法檢查,高水平建設全國市場監管智慧監管先行先試示范區。深化“基層治理四平臺”建設,支撐矛盾糾紛化解“最多跑一地”“縣鄉一體、條抓塊統”改革。推進“信用大腦”建設和聯通,深化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,實現與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監管、專業領域風險風控有機結合,拓展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社會化運用。 33. 扎實推進平臺經濟規范發展。開展公平競爭政策先行先試,加強平臺全鏈條智慧監管,迭代升級浙江公平在線、浙江外賣在線等應用,加強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監管,打造競爭政策全域實施領跑省。建設規范健康的平臺生態,逐步放寬融合性產品和服務準入限制。支持引導平臺企業加強研發,加速模式、業態、產品和服務創新迭代。 34. 持續深化“浙江全域數字法院”改革。深化智能辦案應用、數據歸集、治理與模型研究,推進司法輔助事務集約化、社會化、智能化改革,全面拓展全域數字法院體系、架構、內容。 35. 防范處置虛擬貨幣炒作風險和“挖礦”行為。持續從嚴整治虛擬貨幣交易炒作和“挖礦”活動,及時防范化解虛擬貨幣“挖礦”對能源安全、金融安全、網絡安全等各方面帶來的風險隱患。 (七)全力以赴抓升級,夯實數字基礎設施支撐能力 36. 加快建設信息網絡基礎設施。深化“5G一件事”集成改革,建成5G基站16萬個,實現鄉鎮建成區連續覆蓋、行政村基本覆蓋。推動“5G+工業互聯網”融合應用,推廣一批5G應用案例。深入推進“雙千兆”網絡協同發展行動,建成6個千兆城市,千兆光纖網絡具備覆蓋2000萬戶家庭的能力。深化國家(杭州)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建設,拓展北斗融合創新應用,實施“多桿合一”省級應用示范試點。 37. 加大IPv6應用創新和推廣。推進IPv6端到端貫通應用,提升IPv6流量占比,主要商業移動互聯網應用IPv6平均濃度超過60%。 38. 加快數據中心部署建設。建設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長三角國家樞紐節點,爭取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示范工程試點項目。優化算力布局,加快推進數據中心節能改造,對全省存量數據中心實施“淘汰一批、整合一批、改造一批”。 (八)全力以赴謀合作,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發展氛圍 39. 加快發展數字貿易。加快完善數字貿易產業、平臺、生態、制度、監管五大體系,持續加強數字貿易全鏈條建設。以“一帶一路”為牽引,加快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。辦好首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,推進共同富裕示范區和數字貿易示范區聯動建設,積極爭創首批國家數字貿易示范區,2022年數字貿易突破6000億元。 40. 擴大數字經濟國際合作。深化“一帶一路”數字經濟合作,參與長三角“一帶一路”數字經濟聯盟建設,推動數字服務內容、業態和商業模式創新和產品輸出。加強研究CPTPP、DEPA等數字經濟領域國際規則,率先落實RCEP相關開放舉措,聚焦跨境服務貿易、數據跨境流動、知識產權保護、金融科技合作等重點領域先行先試,加快運作浙江省數字貿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。高水平辦好2022世界互聯網大會、世界數字經濟大會等重大活動。 41. 加快拓展區域數字經濟合作。加快推進長三角在產業鏈優勢互補、核心技術協同創新、數據開放應用、數字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合作。推動數字賦能山區26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,開展技術研發、高端人才引進、創新項目建設,打造一批以數字經濟為主導產業的“產業飛地”和“科創飛地”,助推山區26縣共同富裕。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信息化合作。 組 織 實 施